HOME / TIME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器材开发工业产品设计医院电子医疗数据库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临床用药特征分析
-医院电子医疗数据库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临床用药特征分析
2019/03/05
[收稿日期]2014-06-27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502-030);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ZZ0808016);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基金项目
  [通信作者]*杨薇,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评价方法研究,Tel: (010) 64014411-3316,E-mail: ywonline@163.com
  [作者简介]王佳,硕士研究生, Tel:18968205753,E-mail: Wangjia315500@163.com
  [摘要]缺血性中风病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为了解目前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常用中西药物及其联合使用方案,该研究选取全国15家三甲综合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分析其临床治疗药物及分类,主要采用关联分析方法了解常用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情况。
通过分析发现,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药物中,中药应用较多的为疏血通注射液(9 015例,占22.66%)、丹红注射液(7 369例,占18.53%)、血栓通注射剂(5 302例,占13.33%),按药物作用分则主要为活血化瘀剂(30 384例,占76.39%)、开窍剂(6 850例,占17.22%)、补益剂(5 997例,占15.08%);西药应用较多者为阿司匹林口服剂(20 924例,占52.60%)、桂哌齐特注射剂(10 771例,占27.08%)、胰岛素注射剂(10 599例,占26.65%),按药物作用分主要为抗血小板药(23 049例,占57.95%)、血管扩张药(19 608例,59.29%)、抗高血压药(15 475例,39.90%)。
而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时,以阿司匹林口服剂与二十五味珍珠丸、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使用为多,置信度为97.05%;按药物作用分类则以活血化瘀剂与溶栓药、胰岛素、血管扩张广东深圳专业C形臂产品设计公司医疗场所漏电保护与接地设计药联合使用为多,置信度为97.424%。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病;医院电子医疗数据;联合用药;关联规则;真实世界
  缺血性中风病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中指出缺血性中风病即:因痰、瘀入脉,阻塞脑络所致的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盲,失语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经疾病。
其发病率高,为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75%,致残率、复发率高[1],病死率约为10%~15%。
临床上对于缺血性中风病的治疗中西医各有特色,且都有良好的效果。
为了解综合医院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药物使用情况,本研究选取全国15家三甲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o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库中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住院信息,通过分析中西药物使用情况及药物联合应用信息,了解目前临床常用中西医联合用药方案,为进一步优化临床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选取全国15家三甲医院HIS中共39 777例的缺血性中风病住院患者信息。
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患者一般信息、诊断信息、医嘱记录。

  1.2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
  为了便于分析,对所有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参照《实用内科学》(13版)对西医疾病进行标准化,将药物统一标准化为化学名称,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及药理学作用将西药进行分类;根据药品说明书的功能主治,参照药物处方组成,参照《中国药典》对中成药进行分类。

  1.3数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为住院患者;出院诊断中第1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梗死”、“急性脑梗死”、“脑梗死后遗症”,且年龄为25~100岁。
排除标准:患者住院总费用365 d。

  1.4数据分析路线
  数据分析路线见图1。

  1.5统计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使用关联规则对患者合并用药进行分析,统计软件为SAS 9.3,SPSS Clementine 12.0,并采用Excel 2007辅助作图。

  2结果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产品外观工业产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器材产品工业产品设计2008中国创新产品设计品设计医疗+无线=?2.1医院电子医疗数据库中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基本信息分析
  本研究共纳入39 777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其中多数来源于我国中部地区,共16 921例,占42.54%,其次来源于南部地区,共8 723例,占21.93%,其余患者分别来自于西部、西南地区和东部地区,分别占13.48%, 14.72%, 7.33%;患者入院科室最多为神经科,共24 227例,占60.91%,其他分别来自干部病房、老年病科和康复科等,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研究数据中患者的年龄分布中最多为60~74岁的老年人,其次75~89岁老年人,总体分布以老年人为最多;患者性别比例为1.78∶1;职业分布中,以劳动者最多发。
入院方式中以门诊入院为多,其次为急诊;入院病情以一般者多见,其次为危急者。
患者住院天数最多为15~28 d,其次为8~14 d,且以医保患者为多,自费者次之。

  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临床常合并多种疾病,其中合并高血压者最多,其次为糖尿病,再次为冠心病,见表2。

  2.2广东深圳专业德长医疗产品设计公司工业设计中的设计管理研究患者常用的中、西药物分布
  本数据中36 289人有用药记录。
在98种西药和76种中药中,统计使用频率前10位的中、西药及其药物作用类型,见表3~4。

  2.3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联合用药分析
  2.3.1按照药物名称对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联合用药进行关联分析通过采用多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中西药联合情况,见表5~7, 图2。
从表5中的二项关联分析显示,常出现的组合有疏血通注射液+右旋糖酐注射剂,醒脑静注射液+L-谷氨酰胺口服剂,疏血通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置信度均>39%。
表6显示,1种中药合并2种西药时常出现的组合有疏血通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硝苯地平口服剂,疏血通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胰岛素注射剂,疏血通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阿司匹林口服剂,置信度均>48%。
表7显示,2种中药合并1种西药时常出现的组合有阿司匹林口服剂+二十五味珍珠丸+疏血通注射液,阿司匹林口服剂+二十五味珍珠丸+消栓口服液,阿司匹林口服剂+二十五味珍珠丸+丹红注射液,置信度均>96%。
图2显示疏血通注射液与阿司匹林口服剂联合使用最常见,丹红注射液与阿司匹林口服剂、疏血通注射液与胰岛素注射剂等联合使用次之。
  2.3.2按照药物作用对缺血性中风病的联合用药进行关联分析临床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联合用药情况亦可根据药物的作用进行关联分析,见表8~10,图3。
表8二项关联分析显示,常出现的组合有活血化瘀剂+抗焦虑药,活血化瘀剂+溶栓药,活血化瘀剂+催眠药,置信度均>91%。
表9显示,当1种中药合并2种西药时常出现的组合有:活血化瘀剂+解热镇痛药+抗血小板药,活血化瘀剂+溶栓药+胰岛素,活血化瘀剂+溶栓药+血管扩张药,置信度均>95%。
表10显示,2种中药合并1种西药时常出现的组合有血管扩张药+理气剂+活血化瘀剂,血管扩张药+解表剂+泻下剂,血管扩张药+解表剂+开窍剂,置信度均>79%。
图3多项关联分析示:活血化瘀剂与抗血小板药联合使用最常见,活血化瘀剂与血管扩张药联合使用次之。

  3讨论
  3.1基于关联规则法分析电子医疗数据库中缺血性中风病联合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是经典的数据挖掘方法,数据关联是数据库中一类重要的信息[2-3],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药物数量较多,种类繁杂,不利于临床直接选用高效并具安全性的用药方案,故本研究通过关联规则的分析方法将电子医疗数据库中治疗缺血性中风常见药物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常用的中西药联合用药方案,并研究其中的用药规律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

  3.2治疗缺血性中风病常用的中西药联合方案
  治疗缺血性中风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疏血通注射液、阿司匹林口服剂及活血化瘀剂与抗血小板药;从中西药联合的二项关联分析来看,组合疏血通注射液+右旋糖酐注射剂最常见,三项关联则见组合疏血通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硝苯地平口服剂与组合阿司匹林口服剂+二十五味珍珠丸+疏血通注射液最常用。
多项关联则见疏血通注射液与阿司匹林口服剂联合使用最常见。
其中阿司匹林口服剂+二十五味珍珠丸+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又是这些组合中置信度最高的一组。

  从药物作用分析,最常用的二项关联组合为活血化瘀剂+抗焦虑药;三项关联组合为活血化瘀剂+解热镇痛药+抗血小板药与血管扩张药+理气剂+活血化瘀剂;多项关联分析见活血化瘀剂与抗血小板药联合使用最常见。
其中活血化瘀剂+溶栓药+胰岛素+血管扩张药是药物作用组合中置信度最高者。

  3.3治疗缺血性中风病常用联合用药方案的药理分析
  3.3.1按药物名称的联合用药方案疏血通注射液功效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具有抗凝、促进纤溶作
  用[4-6]。
丹红注射液,可活血化瘀、祛瘀止痛[7], 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抗凝、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侧支循环形成,恢复脑缺血区脑细胞的功能。
二十五味珍珠丸可安神开窍,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可抗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及脑血栓形成。
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硝苯地平口服剂、胰岛素注射剂及右旋糖酐注射剂分别有效地降压、降糖及补充血容量。

  缺血性中风病的主要症状为由缺血引起的半身不遂、行动不力等,其合并症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通过关联分析发现,组合疏血通注射液+右旋糖酐注射剂主要起到活血化瘀、补血养阴的作用;组合疏血通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硝苯地平口服剂可活血通络、控制高血压;组合阿司匹林口服剂+二十五味珍珠丸+疏血通注射液则具有活血祛瘀、安神开窍之效;组合疏血通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胰岛素注射剂+阿司匹林口服剂既可活血祛瘀以治疗中风,又能有效地控制血糖;组合阿司匹林口服剂+二十五味珍珠丸+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中多种活血化瘀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加强活血通络作用,有利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8]。
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方案可在活血化瘀治疗中风的同时又可以兼顾其主要合并症,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3.3.2按药物作用的联合用药方案中风的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须辅以祛风解表、疏肝理气、滋补肝肾以达到标本兼治。
而活血化瘀剂、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药均具有活血祛瘀通络作用,现代药理亦表明[9],活血化瘀药物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抗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及保持血流通畅的作用;理气剂、抗焦虑药均可疏肝理气;解表剂可祛风解表,以散外风;泻下剂可通腑泄热,这几类药均可有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在临床上较为常用。

  故对药物作用的关联分析中得出的常用组合活血化瘀剂+抗焦虑药、活血化瘀剂+解热镇痛药+抗血小板药、血管扩张药+理气剂+活血化瘀剂、活血化瘀剂+溶栓药+胰岛素+血管扩张药、血管扩张药+解表剂+泻下剂+活血化瘀剂、活血化瘀剂与抗血小板药均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溶栓均可活血祛瘀治疗中风最主要的病因,而理气、泻下、解表及抗焦虑等均可治疗其标症。
因此,众方案皆提示临床治疗以标本兼治为主要原则。

  3.3.3缺血性中风用药方案与诊疗指南的关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诊疗指南》中亦推荐使用活血化瘀、益气活血、化痰通腑等药物,并建议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以及改善情感障碍和生活质量[10]。
本研究得出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主要以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溶栓及理气、泻下、解表及抗焦虑为主,这与指南中的推荐基本一致。
同时,在具体药物方面,本文又指出以疏血通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二十五味珍珠丸及阿司匹林、硝苯地平、右旋糖酐、前列地尔等为常用药,其中蕴含的治疗原则亦与指南基本相符。
因此,本文的结论为指南的实行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加强了指南的实践意义,为指南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而在具体药物方面本文为指南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3.4本研究的成果及局限性广东深圳专业医疗设备产品外观工业产品设计互联网在医疗器械维修中的应用
  基于医院电子医疗数据库的信息可了解临床对缺血性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病理因素进行治疗,其中的“瘀”是最主要的病理因素,故药物中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同时在治疗主病的基础上也不忘治疗中风最常见的合并症,故在联合用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合并症治疗的。
通过本研究可得出临床对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以标本兼治为原则,以期控制危险因素、全面治疗。
这既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也为以后的诊治方案优化提供了依据。

  本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器材设备工业产品设计“潜功能”与产品设计文为回顾性研究,未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案设计,故仅能了解目前临床缺血性中风病的常用联合用药使用概况,无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有效性、安全性等的评价。
在进一步研究中,根据本研究分析结果进行前瞻性研究设计,评价临床常用联合用药的疗效及安全性,为缺血性中风病临床治疗的提供更有力的研究依据。

  [参考文献]
  [1]袁昌杰,班小姣.活血化瘀治疗中风的临床应用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20(5):911.
  [2]廖星,曾宪斌,谢雁鸣.回顾分析真实世界中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和脑梗死的联合用药[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110.
  [3]杜婧,杨薇,易丹辉,等.基于HIS“真实世界”的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合并用药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2821.
  [4]姜俊杰,李霖,谢雁鸣.真实世界中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180.
  [5]姜俊杰,向永洋,谢雁鸣,等.基于SRS数据的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信号预警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2994.
  [6]支英杰,张辉,谢雁鸣,等.基于HIS系统的16 059例脑梗死患者使用疏血通注射液的现状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116.
  [7]陈倩,易丹辉,谢雁鸣,等.基于HIS“真实世界”的丹红广东深圳专业医疗器材研发工业产品设计产品测试注射液上市后临床用药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3110.
  [8]Xie Y, Tian F. Regulations and guidelin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urgently for re-evaluation on post-marketing medicines in China[J].Chin J Integr Med,2013,19(7): 483.
  [9]谭凯文.活血化瘀法在缺血性中风治疗中地位重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8):9.
  [10]陈怀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诊疗指南》解读 [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25(11):949.
微信
粤ICP备160012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