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TIME
广东深圳专业医疗器械仪器工业产品设计深圳的地标建筑
-深圳的地标建筑
2019/03/05
在深圳,上海宾馆是深南大道的标志性建筑。
宾馆虽然不高,但罗马式外形却是独一无二的;宾馆所处的位置虽然不是市中心,却是交通要冲,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过去,上海宾馆是深圳城乡结合处的地标,现在却成了深圳新老市区的分界。
因为上海宾馆,海派文化成了深圳情结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符号。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器材工业产品设计医疗器械的设计原则与程序分析 城乡结合处的地标
  
  在深圳人的记忆当中,上海宾馆所处的位置。
是深圳老城的城乡结合处,新老市区的分界。

  1983年,上海宾馆正在建设中。
再往西就一片荒凉,即使白天方圆百米也看不到一个人。
“过了上海宾馆就算偏僻地区了,没有一个的士司机会载你到广东深圳专业医疗器材仪器工业产品设计家用医疗器械会买还要会用莲花山,因为那里已经属于荒郊野岭了”。
上海宾馆附近是埔尾村及一大片沼泽地,再往南就是深圳河了,每天村子里的农民都坐着小船到对面的香港去种地。

  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里如同上海“十里洋场”般繁华、热闹,除了人民南路高档进口商品都在这里出售,摆在免税商场高阔的大堂里。
“后来听说要修深南大道,从黄贝岭至上海宾馆,我们可高兴了。
去罗湖看个电影什么的,再也不会灰头土脸的了”。
老深圳人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依然是兴奋不已。

  随着深圳经济中心的西移,东西之间的“城乡差别”已经越来越模糊。
今天的上海宾馆更多地作为一个地理概念而非一个建筑概念站立在深南大道上。
也为华强北商圈的周边物业蒙上了一层“夜上海”的生活色彩。

  
  海派文化的建筑艺术
  
  1983年,上海宾馆由深圳中航集团、上海石化、香港广东深圳专业医疗器材设备外观工业产品设计研发动态深业集团合资760万组建,其中上海石化占的份额最大,于1985年正式开业。

  
  时光回到1983年,正值上海宾馆筹建时期。
当时的深圳工贸中心(即现在的中航集团)初涉酒店业,作为航空工业在深圳筹建的第一家宾馆,一切都是边干边学。
因上海宾馆当时的副总经理吴容江结识京剧艺术家梅葆玖一家,而梅先生和夫人又都是上海人,与上海宾馆的海派文化不谋而合。
于是邀请梅夫人林丽源女士出任宾馆筹建时期的艺术顾问,林女士欣然接受。
就这样,艺术大师一家与
  最初,合资三方将宾馆定名为“航空宾馆”,但国家航空工业部得知后对此事议论纷纷,认为将“航空”二字作为宾馆名有招摇之嫌。
后来航空工业部的一位负责人说:“我支持你们做宾馆,但既然项目主要投资方来自上海,就叫上海宾馆吧!”上海宾馆因此而得名。

  1985年,在上海广东深圳专业医用电子产品外壳工业产品设计浅谈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管理宾馆开业后不久,梅葆玖的夫人林丽源女士作为宾馆的艺术顾问,利用与刘海粟私家甚好的关系,请“一字千金”的刘海粟为上海宾馆题写馆名,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时至今日仍为宾馆增色不少,成为上海宾馆的重要标志。

  
  歌舞升平的夜上海
  
  初建时的上海宾馆风光无限,宾馆外观是仿老上海滩建筑设计的,宾馆里面装修乃至各种设备全部进口,门廊、把手、玻璃印花全是海派风格,进口拱形玻璃墙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

  当时,宾馆工作人员90%以上几乎都是从上海“空降”深圳的上海人。
1987年,宾馆改由中航集团一家管理后,许多上海过来的员工渐渐返回家乡。
上海宾馆最早的服务对象定位于来深圳的上海人,想让背井离乡的上海人到了这里吃的都是上海菜,见的都是上海人,有个家的感觉。

  1986年,上海宾馆为了突出其品牌特色,专门请了一个美籍华人在宾馆10楼开了一个“夜上海”歌舞厅。
它曾经是深圳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交谊舞场所,消费也很便宜,很多人在这里就着一瓶矿泉水跳上一晚。
歌舞升平了16年的“夜上海”歌舞厅在2002年关闭。
上海宾馆延续20年的情缘由此拉开帷幕。

  
  推倒重建的传言
  
  20多年间,上海宾馆历经多次翻新,每一次翻新都引起深圳社会广泛关注。

  1998年。
上海宾馆投入2000多万广东深圳专业西门子磁共振产品设计公司远程医疗进行第一次全面外装修改造。
主楼加高到12层,原来茶色广东深圳专业医疗产品造型工业产品设计外商投资研发机构的外墙玻璃换成宝蓝色玻璃幕墙,加盖白色罗马亭,奠定现广东深圳专业医疗设备产品工业产品设计工业设计跨年级课程设计探索在的外型特点,在内部设施上全部按照三星级标准装换一新。
这次翻新上海宾馆从二星级升到三星级。

  上海宾馆2005年的改造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时的背景是,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浦与深圳地产发展商合作,在中航苑片区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改造,而深南大道正赶上建设地下过街通道,上海宾馆门前被建设方用围墙围筑起来。

  于是,上海宾馆即将推倒重建的传言就愈演愈烈,上海宾馆的去留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深圳新老市民形成两派观点。
新市民多持“无所谓”态度,老深圳则将上海宾馆作为“深圳记忆存储器”态度鲜明:不能拆!
  上海宾馆的去留,甚至成为市政协会议的议题,各界学者和市民纷纷对保护深圳著名建筑发表激烈见解。
最后的结果是。
上海宾馆只是做了一次大的“吐故纳新”,斥资内部彻底装修,连水管、光纤等等“神经”都布置,仍旧着力突出海派文化的设计特点。
微信
粤ICP备160012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