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TIME
广东深圳专业一康产品设计公司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存在的误区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存在的误区
2019/03/05
【内容摘要】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之后,于20世纪末迎来了自己的高速发展,但这种高速发展广东深圳专业医用设备器材外观工业产品设计借助智慧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创新医疗信息化模式仅限于教育规模而非教育整体水平,特别是教育质量不仅未获得提高,甚至还有倒退的迹象广东深圳专业医疗器械开发工业产品设计浅谈工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变革
中国在办工业设计教育之路上出现了一些认识和做法上的误区。
出现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其中既有“高校扩招”这种大势所趋的原因,也有工业设计教育特殊性所带来的不适应,更为关键的是对工业设计教育认识的不成熟所导致的各种分歧。
要使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健康、良性发展,就必须尽快走出这些误区,或至少在最大限度内消减这些误区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工业设计教育 误区
  自新中国成立初建立工业设计教育专业至今,中国工业设计教育之路已走过逾半个世纪之久,且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速发展,不过这种发展的高速更多地体现在显性的教育规模而并非隐性的教育质量上。
为何规模的扩张未带来教育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的误区。

  误区一:规模过大
  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有了跨越式发展。
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80万,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3年分别以25%、17%、10%的速度增长。
到了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530万人,到2009年,高校的招生规模首次突破600万,达到629万,10年间增长4倍多。
这些成绩都是在“大学扩招”政策引导下取得的。

  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也使工业设计专业的本科教育水涨船高。
规模的扩大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师生比的增大。
①1999年扩招前,我国大学教师与学生比是1:7,到2005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1:17,现在这一比例还要更高。
而工业设计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专业,许多造型类的课程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辅导,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决定了工业设计专业不适宜将规模扩得太大。

  按照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最新《工业设计专业本科设置基本条件》要求,工业设计专业每班以25人为宜,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以1:8为宜,专业教师不少于10人,其中至少应有教授职称者一人、副教授职称者二人以上。
②但事实是,很多院校根本达不到这一要求,在校生人数远远超出办学条件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实习场地甚至基本的教室数量的发展跟不上学生规模的扩大,直接结果就是教学质量的下降。

  随着高校本科在校生人数越来越多,本科毕业生人数也日益扩大,而社会上提供的相应就业岗位却并未增多,大批本科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仅为87%,也就是说,有大约13%的大学生处于失业状态。

  至于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情况就更不乐观,首先就业范围较窄,只有沿海等一些经济较发达城市和地区急需工业设计人才,而在工业欠发达地区人们尚认识不到工业设计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或认识不足,至少两成工业设计本科毕业生选择与工业设计毫不相干的行业就业。
其次,已就业人员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又有至少两成人员在首次就业后选择二次就业。
于是研究生扩招成了缓解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条途径,高校再次成为就业缓冲区。
1999年全国硕士生招生总规模为65720人,10年后硕士生达到415000人,增长6倍多,硕士研究生的扩招速度甚至比本科生的扩招速度要快得多。
③但实际上,通过扩招这种途径来缓解就业压力,不仅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且不断增加的研究生还会对本专科生就业产生一定的挤压。
研究生生源扩大了,但具备资质的导师数量并未相应得到提高,况且社会能够提供的研究课题数量也是有限的,因此,结果只能是教育质量的下滑,学校预期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同时也达不到毕业生的期望值。

  误区二:过分强调精英化而忽视普及性
  高校扩招倡导者的初衷是以大众教育代替精英教育,扩大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范围,从而提高社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总体而言,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确实达到了这一目的。
但在个别领域,不仅未达到这一目标,可能还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比如在工业设计教育方面,倡导者们未充分考虑各种专业之间的差异或考虑不周全,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未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工业设计是一个对生源质量要求较高的专业,要求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和艺术修养,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理工学科的知识基础,即所谓的文理兼修。
其培养目标是造就既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又具备实际设计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的面对面交流和教师的个别辅导,因此《工业设计专业本科设置基本条件》中特别提出工业设计专业的师生比和办学规模限制。
按照此培养目标、教学体系以及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定是以工业设计为主要就业方向的专业人才,即现在的工业设计教育依然是以强调精英化为主的教育模式,普及性教育尚未在全社会展开。

  要提升我国整体工业设计水平,仅仅依靠这些工业设计精英分子的力量还是不够的,一则人数较少,二则这些人在其专业领域是精英,但脱离专业领域后未必具有较高的社会威信和感召力,对于提高全社会的设计水平而言,这些精英人士的力量只是杯水车薪,因此工业设计专业的大众化和普及性教育势在必行。
工业设计未来的教育目标,笔者认为应该是以培养精通设计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设计表现技法的专才为辅,这部分学生走向社会后,只能在工业设计岗位就业,尽管他们的设计水平相当高,但与社会大众的平均水平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凭借这一小股精英分子的力量以改变中国设计面貌的目的难以实现;以培养具有较高美学修养和设计品位、对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有所了解、具有广泛兴趣和独到见解的通才为主,这部分学生走向社会后,就业面广,通过持续几轮的人才培养,这部分学生足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设计品位,这样才能够弥合设计精英分子与社会大众之间的断层,提高中华民族的设计水平,改变落后的设计现状。

  误区三:培养目标模糊
  目前,中国办工业设计专业或方向的高校有两类:传统的美术院校和综合类高校的机械或其他院系。
而这两类办学机构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认识是有区别的。
传统的美术院校在招生时就非常强调生源的艺术修养和造型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造型能力为主,因此,这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能够将设计中的艺术性表达得淋漓尽致,但在设计的工程性或技术性面前就有些捉襟见肘。
④现在越来越多的综合类高校下属的机械或其他院系(主要是机械院系)在扩招政策的指引下也开始办工业设计专业。
这些院系由于其自身的学科背景,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与美术院校有很大不同。
这些院系在引进生源时不再将艺术修养和造型能力放在第一位,而是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抓学生的工程学科基础,适当穿插美学、造型基础和设计类课程,这部分学生具有扎实的工业、工程基础,但艺术表现力比较欠缺。
  一个重艺术轻技术,一个重技术轻艺术,这两种培养目标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这两类办学机构又都缺少主动进行重大变革的能力或条件,因而,造成目前我国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

  工业设计不是美术专业,靠绘画是设计不出新产品的;工业设计也不是机械工程的下属专业,不是简单地应用现有机械。
⑤笔者认为国家需要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明确和统一不同院校对于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消除人们对该专业的模糊认识。
同时也确立工广东深圳专业移动DR产品设计公司铝合金材料产品设计分析业设计应有的社会地位,不要在广东深圳专业医疗器械结构工业产品设计人道医疗社会上一提起工业设计,大家就认为是搞美工的。

  误区四:生源认识上的不统一
  不同院校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自然带来各自在生源认识上的不统一,这是显而易见的。
工业设计专业在招生时,是否必须经过各省的美术联考和全国高考两道门槛;是否适合文理兼收;是否适宜广泛招收。
这些问题各个院校都有自己的考虑,但必须是在满足工业设计自身特点的前提下进行考虑。
⑥另外,该问题也有待全国工业设计界的专家学者讨论协调、广东深圳专业健康小屋产品设计公司工业设计百年经典(之三)制定统一的广东深圳专业男性功能综合检测设备产品设计公司陶瓷砖的产品规划与工业设计指导思想。

  误区五: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教学管理弹性不足
  对于综合类高校的机械或其他院系开设的工业设计专业而言,由于其所处的理工科背景的理性与严谨,易导致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单一,教学管理刚性有余,弹性不足。
大多数理工科的课程教学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程设计和实习等实践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泾渭分明;工业设计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其课程体系加入了大量的美学、造型基础和设计类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理论课时少而实践课时多,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区分不像理工类课程那么明确。
况且,理工类课程的教学过程管理不同于工业设计类广东深圳专业医疗设备外壳工业产品设计试论化工设备设计中防腐蚀问题课程,其教学评价体系也并不完全适用于工业设计专业。
但对内为了统一管理,对外则出于保持教学的整体形象的目的,在教学中尽管存在诸多不适用,工业设计专业还是被直接套用了理工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或略作调整后使用。
工业设计专业在思维方式上强调在理性思维控制下的感性思维,在教学上强调实践教学,在教学成果上强调应用性的设计作品。

  基于这几点特征,笔者认为在理工背景下开设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有一些突破,不拘泥于古板的课堂教学,增加外出参观、学习、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教学时数,甚至将理论教学也移至课堂以外,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管理可适度宽松,在不违反教学原则的前提下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达到此目标有赖于教学部门、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与共同努力。

  注释:
  ①新浪网.1999年高校扩招:大众教育代替精英教育.[EB/OL].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9-10/144218622828.shtml,2009-0910/2012-05-20.
  ②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工业设计专业本科设置基本条件》的规定.
  ③李长安.研究生扩招应慎行[J].科学时报,2010(2).
  ④乔楠.工业设计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新校园(理论版),2010(9):23.
  ⑤李乐山.工业设计专业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J].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0):84—86.
  ⑥周宁昌,张超.斗胆把脉——浅谈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弊端[J].中国工业设计在线,2008(8).
  作者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
微信
粤ICP备160012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