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TIME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仪器外壳工业产品设计浅析我国医疗器械销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浅析我国医疗器械销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2019/03/05
医疗器械销售及流通行业在整个医疗器械行业有着承上起下的作用,本文查阅了行业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医疗器械销售行业目前的状况、未来的转变方式及发展机遇。

  关键词:医疗器械;销售行业;发展
  医疗商业是医药生产企业和医药消费端的中介,是医药行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职能是使医药消费终端顺畅地使用医药生产企业的产品,因此该行业与医药行业的整体息息相关。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1),医疗器械销售属于“医疗用品及器材批发”(行业代码:F5153)。
本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国家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

  一、 行业监管及政策
  国家对医疗器械产品实行备案和注册管理制度。
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由备案人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且必须经过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2011年11月科技部印发了《医疗器械科技行业“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广东深圳专业爱立康耳温枪产品设计公司浅析医疗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完善出在“十二五”期间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目标及相关的保障政策,旨在推进医疗器械领域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的重大创新,有效支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2012年3月,国务院下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了2012年-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
2014年,我国还积极推动社会办医,重点解决社会办医在准入、人才、投融资能力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刺激医疗设备的应用。
2012年8月卫生部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器械造型工业产品设计浅谈稳健性产品设计研究报告》,未来8年将推出涉及4000亿元的七大医疗体系,其中的1090亿将用于县医院建设,在此背景下,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县级医院的医疗设备购置需求将大幅增加。

  二、行业规模及行业概况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总体医药市场规模的14%,大大小于全球42%的平均比例;且与全球医疗器械消费水平相比,我国至少有5至6倍的提升空间。
换个维度来看,我国医疗卫生费用与GDP的比重约为5%,远低于美国16%的比例,因此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多学科交叉的医疗器械研发体系,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城镇化水平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器材工业产品设计产品设计需要创意思维的提高和政府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基础医疗投入的提高,无疑会促进医疗器械行业有序且快速地发展。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体呈现“多、小、弱”的特点。
虽然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市场集中度低,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测算,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年平均销售额仅为1500万元,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仅有130余家,其中外资和合资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医疗器械行业内缺乏龙头企业和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时,品牌竞争力不强。
技术研发能力较弱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中大多为中小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不具有人才优势,且不具备品牌打造和现代化营销体系的意识;其次,医疗器械产品从研发到大规模投入市场,整个周期很长,增加了企业创新投入的风险,也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我国常规医疗器械已基本实现自主生产,高端医疗器械虽有所涉足,但在流通环节还是已进口国际知名生产厂商为主,低技术含量的中低端产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国内医疗器械主要的销售渠道是医院、药店及专业的医疗器械店。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销售行业的集中度比较低,据统计,我广东深圳专业医疗器械仪器工业产品设计最新产品国医疗器械省市代理商有5,343家,医疗器械全国总代理商有1,489家。
市场具有零售终端区域性强,销售过于分散的特点。
在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约为2,556亿元的市场销售规模中,医院市场约为1,944亿元,占76.09%;零售市场约为612亿元,占23.91%。
在零售市场中,传统零售业销售额约为454亿元,占74.18%;电商渠道销售约为158亿元,占25.82%。

  三、行业发展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至2012年我国人均个人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和医疗支出占GDP比重均大致呈上升趋势。
个人医疗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从1995年的3.5%,增长到2012年的6.9%;同时医疗支出占GDP比重由1995年的3.2%,上升至2012年的5.4%。
我国2012年医疗支出占GDP的5.4%,与老龄化国家日本相比低4.7个百分点,这反映出,我国未来医疗支出很可能会有较大幅度增加,这将是医疗销售行业的发展机遇。
根据艾瑞咨询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受政策拉动影响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2020年将有望达到8万亿人民币以上,基础医疗不断完善,并最终确定分级诊疗体系。
随着“互联网+”概念悄入民生行业,在线医疗和医疗产品电商将带来新的诊疗方式和体验,这也为医疗器械销售行业带来变革。

  医疗器械行业的销售增长驱动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关于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建立覆盖全部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制度,做到“广覆盖,可持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
2012年国务院研究部署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提出“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三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左右”的目标。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2015年医改7个方面27项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包括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调动基层积极性,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加快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新医改”精神将从多方面促进医疗行业发展:首先,新医改将进一步促进行业升级,随着医疗覆盖面的扩大,医疗器械商业企业需要进行升级改造,注重信息技术、仓储技术和物流技术的结合;其次,新医改将增强医疗器械批发商的作用。
从国外医疗器械批发商的过程来看,医疗器械流通商的广阔销售网络可以提升产品的销量和知名度,而零售商和医药业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购进齐全和优质的医疗器械。
  (二)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
  人口结构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一大重要问题。
根据我国2008年卫生广东深圳专业医疗设备开发工业产品设计中国医疗器械公司出口援助服务调研数据显示,65周岁以上老人两周患病率高达39%,是25-34岁年龄段的4倍之多。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末我国老龄人口(65周岁及以上)为1.13亿人,占总人口比例的8.47%,而2014年末我国老龄人口达到1.37亿人,相比2009年上升了21.65%,增速是同期总人口增速的8-9倍。
据估计,到2020年末,我国老龄人口将接近2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会超过15%。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人口患病率的提广东深圳专业医用设备器械外观工业产品设计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升,推动医疗、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的总需求。

  受益于城镇化配套的需要,基层市场和县级医院的广东深圳专业医用产品结构工业产品设计“关爱”特殊群体的感性产品设计建设对于医疗器械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据国泰君安分析师李秋实出具的研究报告测算,从医疗保健支出来看,2011年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2897亿元;按照正常的城镇化速度,到2020年,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带来的医疗消费增量为2363亿元,加上农村居民本身的医疗保健支出带来的3924亿元的增量,合计将有6287亿元的增量,届时农村医疗整体消费量将比现在多两倍以上。
城镇化将体现我国基础医疗的快速释放,将是基础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放量的直接动力。

  (三) 消费者对健康理念的追求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实现了连续30年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商品充足,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类型的“富贵病”的高发,客观上为医疗器械流通业带来发展契机。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已成为“富贵病”大国,糖尿病患者接近1亿人,糖尿病前期人数大约1.5亿,1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2.66亿人,成年人高血脂患病率超过18.16%。
我国国民生活习惯的改变造成了上述“富贵病”的高发,且呈现了不断年轻化的变化趋势。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人们逐渐意识到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慢性病的预防和及时治疗,这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医疗保健的需求量。
过去20年,居民消费中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增加明显,从1995年的3.1%增加到2013年的6.2%。
同期,我国居民花费在食品方面的费用占比大幅下降至35.0%,交通通信、文化娱乐费用占比也有所提高,消费需求正在从以基本生活品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温饱型消费,向以服务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小康型、富裕型消费转变。
因此,随着收入和文化素质的上升,居民用于健康消费和医疗器械的支出增长将很有可能高于平均国民经济增速。

  【参考文献】
  [1]张志军.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竞争力制约因素及相应对策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2(04)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
  [3]《中国健康服务发展报告2013》
  [4]艾瑞咨询.《艾瑞解读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互联网化六大趋势-2015》
  [5]《艾瑞咨询.中国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2015》
微信
粤ICP备160012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