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专业医疗器材产品外观工业产品设计冠心病医疗面面观(二)
-冠心病医疗面面观(二)
2019/02/16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发明的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以及后来出现的溶栓、介入和血管搭桥等治疗技术,可以说使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到上个世纪末,这些技术在我国已广泛应用。
时至今日,在人们的交谈中常可听到冠脉造影、心导管、支架、搭桥等名词。
更有不少病人获益于这些技术。
但总的说来,普通人对这些技术和方法仍了解不够,知之不多。
为此,我们想通过解说、分析一些临床实例,来帮助中老年朋友了解、认识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
新技术重要,时间更重要
例3:郭先生,55岁,因突发胸痛半小时入院。
当时病人胸痛不止,面色苍白、遍身冷汗、频频呕吐;查体:血压低、心率快。
急查心电图证明为急性广泛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ST段高高抬起。
医生立即将他送入心导管室。
冠脉造影发现其左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
医生通过心导管迅速将该血管打开,然后放置支架,将狭窄的血管撑起,终于使血流完全恢复。
病人胸痛很快缓解,血压、心率逐渐趋于正常。
出院时心脏不大,在心电图上没有留下明显的心梗迹象。
例4:胡女士,68岁,胸痛突然发作,20小时后去某医院就诊时胸痛已基本缓解,但觉十分虚弱、心慌、气短。
心电图证实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但ST段抬高已不明显。
心肌酶升高。
医生决定立即为其施行急诊介入治疗。
手术顺利,开通了闭塞的左冠前降支,放置了多枚支架,血流很快恢复。
但住院期间多次发作急性心力衰竭,出院时心脏显著扩大,几乎丧失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评述:郭先生的经历真是不幸中之万幸!最大、最重要的一支冠状血管突然闭塞导致大面积心肌血流中断,濒于坏死,这无疑是极大的不幸。
但由于及时将血管开通,结果心肌坏死不多,郭先生转危为安,实在是万幸!若要论功,这首先归功于郭先生及时就诊:发病半小时就到了医院;其次是急诊医生立即确诊丝毫没耽搁;三是医院设备完善,医生技术水平高。
有研究表明: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导致血流中断20分钟后,心肌将从心室壁的内层开始向外层方向逐渐坏死。
若血流中断达1小时,心肌坏死约为全层的1/3;若达3小时,坏死2/3;若达6小时,则全层坏死。
心肌坏死愈多,心功能损失愈重,预后愈凶险。
故迅速、充分、持久地开通闭塞的血管,在心肌坏死前恢复足够的血供,是使病人转危为安最重要的措施。
“时间就是心肌”,此话确实不假。
医生为郭先生所做的治疗称之为“急诊介入治疗”,或曰“急诊经皮经腔冠状血管成形术(PTCA)”,可以说是当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办法。
另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立即注射溶栓剂,如链激酶、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药(t-PA)等,它们可将体内的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后者可溶解堵塞冠状动脉的血栓而打通闭塞的血管。
此法简单、方便、经济负担也小得多。
胡女士和郭先生所患的是同一种疾病,治疗方法也一样,但后果全然不同。
原因就在于胡女士来医院太迟,缺血心肌已坏死,急诊抢救也很难使坏死的心肌恢复(可提示缺血心肌已坏死的线索是:发病时间过久,胸痛已缓解,心电图ST段已回落)。
新技术重要,也不可滥用
例5:孔女士,42岁,阵发性心慌10年,因心慌发作时心电图有室性早搏而入某医院治疗。
平时身体很好,能承受较繁重的体力活动,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不吸烟。
入院后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均正常。
医生告知不能排除冠心病,需做冠状动脉造影。
造影结果亦无异常发现。
遂出院在门诊治疗。
例6:李先生,50岁,因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8年就医。
8年来共发作4次,其中3次是在饮酒后,1次无明显原因。
每次持续3~6小时。
本月初又发房颤,某医院收其入院。
李先生无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不吸烟,体力好,能进行日常活动。
入院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均正常。
医生告知不能排除冠心病,需做冠状动脉造影。
在造影过程中患者突发严重胸痛,心电图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抢救。
最终虽性命保住了,但留下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后遗症。
应说明的是,该院当时尚未开展冠脉搭桥手术,也未开展冠脉介入治疗。
也就是说,即使造影发现冠状动脉有问题,该院也尚无后续治疗方法和设备。
例7:王先生,70岁,因突然头晕、乏力入某院。
当时无胸部症状。
急查心电图示严重心动过缓,心率28次/分钟,无心脏缺血表现。
王先生5年前因心肌梗死做了支架治疗,术后一般情况尚好,能进行日常活动;这次医生决定立即做临时起搏治疗。
医生放好临时起搏器后,顺便做了冠状动脉造影,其结果和5年前支架治疗后的造影结果相同。
评述: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项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90年代已风靡全国。
现在,不仅在条件优越的大医院,在一些中小医院也纷纷创造条件,力争开展此项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似乎已将冠脉造影当做轻而易举的小事一桩。
殊不知,这也是一项有创伤性的检查,其中蕴藏着诸多风险,比如说在例6李先生引发的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该项检查的价格也着实不菲。
因此,现在认为,如果病情提示患者需做冠脉造影,而且估计患者从冠脉造影中的获益将大于他所承受的风险及经济负担,这时才决定做该项检查。
那么,上述的例5、例6两位患者,是否必须做冠脉造影呢?诚然,他们均有心脏问题――心律失常。
但可引起这两种心律失常的原因实在太多,若要认为冠心病为其病因,就必须另寻冠心病的诊断线索。
实际上,在他们身上难觅到诊断冠心病的任何依据:一位是刚步入中年的女性,另一位则是中年男性(均非老年);均无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均能进行体力活动,而无心脏缺血的症状、体征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将他们的心律失常作为引发冠心病的原由,也应依常规,先从无创伤性的检查做起,如心电图运动试验、运动负荷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等,实无必要迫不及待地做冠脉造影。
至于患者例7,是因心动过缓而就诊,并无心肌缺血的症状及心电图表现,为什么要捎带着做冠脉造影呢?故现在的问题是:有一些可不做冠脉造影的人也做了,因此使某些患者承受了不必要的风险及经济负担,有时还会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无法挽回的损失,如上述的李先生就是典型的例子。
专家提醒:作为患者,在做冠状动脉造影前要签字以示同意。
当您了解上面所介绍的情况,对您是否下决心签字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