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中,系统理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设计中。
贝塔朗菲最早提出系统理论的思想,并将系统定义为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用的有机整体。
它的核心是系统的整体观念,整体具有构成系统的各要素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
陶瓷产品设计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综合运用科学与艺术等手段,进行构想、改良与创新设计陶瓷制品的过程。
它是人类融合审美、技艺、功用、造型等要素于一体的创造性活动,是在充分考
广东深圳专业医疗器材造型工业产品设计以“甲方思维”重构工业设计服务机构虑陶瓷制品的使用要求、原料属性、工艺与制作条件,按照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生活追求,使人造物达到较高技术水平、艺术水准、实用价值,并以具有较高价值为目的的创新设计过程。
陶瓷产品作为人类社会长期实践的产物,凝聚了原材料、工艺技术、生产制造、设计管理、市场需求、消费、审美、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是一个时代、特定地域的科技水平、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诸多信息的载体。
一、陶瓷产品的主要特征
系列化特征
相互关联的成组或成套的陶瓷产品,称为系列产品。
通常包括品牌性系列陶瓷产品,它是指一个品牌之下的多种独立的产品,比如誉有“瓷中白金”的德国麦森陶瓷,历经三个世纪的发展积淀,陶瓷制品中有包括巴洛克、新艺术、现代艺术等多个系列。
成套系列陶瓷,它通常是由多种具有独立功用的产品组成一个陶瓷产品系统,比如红叶品牌26头“吉祥如意”中餐具(图1),每套由品锅、汤盘、平盘、鱼盘、碗、方碟、汤匙、烟缸、酒盅等不同功用的陶瓷产品组成,计26件,使用时依据菜品不同,配合完成用餐目的。
此外,还有单元系列陶瓷产品,单元陶瓷产品之间具有某些相关性和依存关系,构成完整的陶瓷产品系列,如陶瓷茶具、陶瓷盖碗儿等。
在实际生活中,众多的陶瓷产品通常是以系列化的形式而存在。
如果把一件陶瓷产品看作是一个包含着若干要素的系统,那么系列化陶瓷产品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多极系统;反之,如果把系列化陶瓷产品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其中的一件陶瓷产品就是系统的要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陶瓷产品的系列化特征有助于降低产品开发成本,缩短设计、生产周期,丰富的系列陶瓷产品会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
生态化特征
作为具有一定功用的物质载体,陶瓷产品本身具备多种要素和合理结构,要素和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则组成了产品自身的内部系统;与此同时,陶瓷产品也要在一定
广东深圳专业医疗产品器材工业产品设计基于市场需求的工业设计实践教学研究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被人们消费使用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陶瓷产品又是一个与外部市场、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相关联的外部系统。
陶瓷产品从瓷泥被烧制成瓷器,经过市场
广东深圳专业医疗产品仪器工业产品设计医疗证明流通进入消费者手中,再经过使用及维护,最终会被回收或废弃处理,这个完整的过程构成了陶瓷产品的生命周期,陶瓷产品的内部与外部系统最终被统一于此周期中,陶瓷产品的功用与价值也正是在这种“产品——人——环境”相互作用和协调的过程中实现的。
在陶瓷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其生态化特征则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从陶瓷产品流通到废弃处理这一外部系统中。
例如,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中的陶艺景观墙及铺地(图2),就是利用废弃的陶瓷及碎片设计而成,不但加深了人们对建筑的整体意象,也体现了陶瓷产品同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当地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社会文化氛围。
2011年日本三重县松阪市混凝土制造商开发出新技术——利用打破的餐具、瓷砖等放入特殊破碎机进行加工,制成5毫米以下颗粒,用于混凝土铺地。
人类的这些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均体现着产品、人与环境之间的深层关系。
陶瓷产品生态化的意义也不仅在于其复杂的外部文化环境中寻求功用的多样化,更为重要的是,创造出更合理的多元化的思维行为方式,最终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信息化特征
陶瓷产品
广东深圳专业医疗仪器外壳工业产品设计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与机械制造创新研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自身功能、形态、装饰等艺术手段的展现,能够传递出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经济、技术、文化状况及不同地域的人们精神追求,蕴含着特别的时代信息、民族精神和审美观念。
在现代陶瓷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信息技术同传统技艺相融合,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新型生产方式的提出,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等先进制造手段的应用均提升了陶瓷产品的精准度与科技含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彰显出陶瓷产品的信息化特征。
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也突破了人们固有观念,比如在北京“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亮相的国内某品牌新型建筑材料薄瓷板,其厚度仅为3.5毫米,不到传统陶瓷的三分之一,这种轻薄化的瓷砖,不但缩小了体积、减轻了重量、降低了原料成本,而且具有防火、降噪、吸音、保温、低碳等特点,更节约了能源与资源消耗,是陶瓷产品发展的新趋势、新潮流。
二、陶瓷产品设计系统模式构建
陶瓷产品设计是人类研究、制作陶瓷制品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其逻辑思维过程大致分为“目的——计划——实施——评价”几个阶段,其作用是将陶瓷产品作为一种媒介,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以及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陶瓷产品与其外部系统相互协调、持续发展。
陶瓷产品系统设计是从整体上把握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样式,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广东深圳专业医疗设备产品外观工业产品设计探究产品设计的运动本质最终使陶瓷产品系统达到之前设定的功用(目的),就建构成“要素——联系——功用”系统模式(图3)。
也就是说,陶瓷产品系统起始于不同的客体,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艺等,在不同的客体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了的结构样式完成功用。
三、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进程
以系统理论为基础的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进程是将陶瓷产品本身当作一个系统,以系统化的制
广东深圳专业医疗器材外形工业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教学探析瓷过程为参照,分析组成的各子系统及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探索设计规律、探寻设计方法并研究其美学与实用价值的过程。
人们在长期的制瓷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出了一套严谨且系统的传统制瓷工艺。
据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载,包括舂土、澄泥、造坯、汶水、过利、打圈、字画、喷水、过锈、装匣等工艺,“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此外,清代唐英《陶冶图说》中列举了二十道主要的生产工艺,当代《陶序图》用系统再现手法,反映出从矿山石、原料淘制、拉坯成型直至烧窑、彩绘、包装等七十二道制瓷工序。
综合多种古籍、文献等资料与陶瓷生产实践,可将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进程分为原料系统准备、成型系统设计、装饰系统设计、烧成系统设计以及评价系统等五个子系统(进程)组成,如图4所示。
精美的陶瓷产品与优质的陶瓷原料密不可分,瓷石与瓷土是重要的原料来源,瓷石为块状固体,是由硅酸盐、石英、云母组成的混合矿物,通常呈灰白或灰青色,粉碎后加水,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瓷土为高岭土,是粘土的一种,呈白色,可塑性和黏结力较差。
瓷石利用水舂打成粉状后,进入淘洗工序,后与瓷土搅拌成浓稠乳液状态,经过过滤、揉练、陈腐、练踩后作为制坯原料。
以上过程为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进程中的原料系统阶段,不同地域出产的瓷器会因为原料的粗细软硬而不同,如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便以“胎质细腻、釉色润白如玉”而著称,这正与当地的优质原料紧密相关。
造型系统设计的初期阶段,应根据制定的陶瓷产品设计目标,完成草图设计表现,此时需要根据不同泥料的特性,依据直觉与经验,选择适合的陶瓷产品成型方式,并确定造型大致比例、形态等。
成型的方式大致分为两个主要步骤:第一步为制坯成型,圆器造型可通过辘轳车制坯成型,如瓶、盘、碗、碟等器型,琢器造型复杂,需分步成型,镶器造型则可通过坯块粘接、模具翻模、手捏等多种方式成型,如人物、花鸟、走兽等则是手工捏塑而成;第二步为修坯成型,粗坯造型需要就过精细修坯进行修正,瓶、罐等圆器可置于辘轳车上,用金属材质的各式刀片,对其外表面进行镟削,直至外表面光顺且符合预想造型。
装饰系统设计是在修制完好的坯体表面进行刻划或绘画,其中,刻划较为常见的有河北定窑刻花,花纹细腻清晰;磁州窑剔花装饰,构图简练、风格独特;陕西耀州窑青瓷,刻花纹饰粗犷;江西景德镇湖田窑刻花装饰,纹饰工整,题材多样,施以影青釉色,温润如脂似玉。
此外,还可直接泥坯上进行釉下彩绘装饰,如五彩、青花、釉里红等。
青花装饰技艺,是用制好的富含氧化钴的水料,在坯体上描绘纹饰、戏文、典故题材内容后,施以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发色鲜艳、感染力强。
在成瓷的坯体上也可进行釉上绘画装饰,但需两次烧成,如古彩装饰,线条奔放有力、色彩明快且对比强烈;粉彩装饰,玻璃白的运用增加了明暗关系,使立体效果更强烈;新彩装饰,色彩丰富、表现力强;贴花装饰则根据各种瓷器器型不同,将陶瓷颜料印刷成彩色花纸,后转帖于瓷器表面,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喷花、刷花装饰等均可用于装饰系统设计中。
颜色釉装饰则是利用釉料的特性进行陶瓷装饰,色彩浓烈、富于变化,窑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更是增加了陶瓷的神秘感与独特魅力,使得陶瓷产品变得多姿多彩、绚烂引人。
镂雕、堆贴、捏雕等装饰形式也是陶瓷产品设计中的重要装饰语言。
装饰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画面的表现力,选择合适的装饰手段完成意境美的传递。
装饰完毕的陶瓷产品经过施釉后被运至窑房,古时分馒头窑、葫芦窑、龙窑等,多以松材为燃料,完全依靠把桩师傅经验控制火候,受自然气候影响大、成品率低、损耗极大,经常会出现“一窑穷一窑富”情形;近现代则多采用煤窑、电窑、气窑烧制瓷器,一方面节约了能源,另一方面窑内温差小、压力、温度可控,瓷器品质可控,且成品率高,也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
陶瓷产品经满窑后便进入烧成系统阶段,窑火点燃后,陶瓷坯体在窑炉内温度逐渐上升,色料逐渐熔化成玻璃质并与釉面紧密粘结。
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需要经历低温水分蒸发期、氧化分解期、高温弱还原期、高火保温期、冷却降温期,窑炉炉温并不均衡,炉内的温度、压力与气氛是烧制瓷器的关键因素。
依据装饰要求与预期效果不同,会选择瓷器的烧成温度、次数与方法。
开窑成瓷后,则要对瓷器进行评价,此时把烧成的瓷器逐个进行检验,按照品种、规格、质量等预先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级,正品经过包装后进入消费环节,残次品则进行缺陷分析后或重新入炉补烧,或作销毁处理。
据史料记载,明代洪武年间,为追求至精至美之瓷,朝廷在景德镇设置御窑厂,不惜耗时耗材费力制瓷,甄别时一旦发现稍有瑕疵,立即打碎埋掉。
乾隆七年以后,经唐英努力,除黄器外,其余落选御用瓷器可在当地变价出售,并成为了制瓷制度影响至今。
陶瓷产品的系统化设计进程也需要进行评价,并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下次烧窑制瓷积累宝贵经验。
综上所述,在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进程系统中,造型、装饰与烧成系统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决定瓷器的品相、价值与制瓷效率。
陶瓷产品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设计进程,需要各个子系统的完美配合,任何一步的偏差都不会造就完美瓷器。
结 语
陶瓷产品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反应出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追求,随机的、孤立的陶瓷产品设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对陶瓷产品设计的系统研究,能够从整体上协调内部要素及其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创造出令人满意的陶瓷产品;系统理论的思想与方法为陶瓷产品的设计创新提供必要的理性分析依据,将理性的系统设计与直觉、经验设计思维融合,能够突破传统设计局限,认清设计规律,促进陶瓷产品设计的创新发展;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的最终目标是维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合理的生活方式,系统思维及行为方式在当今日益复杂的“人——社会——自然”系统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白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载于《中国陶艺家》2009年第3期。
[2] 张德山:《“唐窑”的御器生产、解运及次色瓷管理》,载于《景德镇陶瓷》2007年第2期。
[3] 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4] 张伟社、张涛:《产品系统设计》,陕西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
[5] 郑建启、胡飞:《艺术设计方法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仪器造型工业产品设计研发动态2009年版。
张明春: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
杨 玲: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
责任编辑:李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