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官民不平等的一个主要度量衡就是医疗。
据监察部、人事部披露,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开支约为500亿元。
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花在了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身上。
由于无法承受公费医疗带来的沉重财政压力,18年前,中国社会开启了一项影响深远的医保变革。
根据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全部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但进程却是不平衡的,尤其是在医改初期,广大普通公众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煎熬中,承受了最初的医疗市场化阵痛,而本该率先垂范的人民公仆却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安享公费医疗,并逐步向官本位、特权化演化。
鉴于当前医疗事业重归公益轨道,社会化医疗体系逐步完善,彻底终结特权医疗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于是各地公务员入社保的进程开始提速。
北京市牵头的一大步
北京市宣布,自2012年1月1日起,市属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约22万人取消公费医疗,并入职工医保。
公务员医疗保障改革再度引发公众关注。
截至目前,内地31个省区市中,至少有24个已取消公费医疗,全部参加医疗保险。
其他省份正在逐步取消公费医疗。
这意味着中国终结特权医疗前进了一大步。
但不能据此认为中国医疗公平有望短期实现。
首先,即使进入医保,公务员的医疗待遇仍优于企事业职工。
比如北京市市属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按月缴纳。
单位缴纳全部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10%(含1%的大额互助资金),个人缴纳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和3元大额互助资金。
与普通职工医保不同的是,单位还将为职工缴纳3%的补充医疗保险。
此外,即使是普遍待遇优于社会其他阶层的公务员队伍,本身也存在严重不平衡。
中直、市直、全县之间的差距明显。
在一些省份,省直机关大病能报销90%以上,而到了区县只能报一半左右。
另外,即使在同一单位,相关福利待遇也因为级别不同相去甚远。
还有一个相当棘手的难题是:为了稳定公务员队伍并保证其超国民福利,取消公费医疗的前提竟是不能降低其医疗待遇。
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定向加大财政收入。
媒体测算,如果以改革的人均成本推算,北京市市级公费医疗改革涉及22万人,支出可能增加2亿元,约为2010年公费医疗实际支出26.2亿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产品仪器工业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的审美的8%。
以此比例乘以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估算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仪器造型工业产品设计基于亲和力视角的电子产品设计的五六百亿的公费医疗开支规模,全国公费医疗改革的增加支出大约50亿元。
并且,在实际情况中,部分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垄断优质医疗资源甚至浪费公众财富的现实不容回避。
有专家深情地为此辩护:“一个大学生、研究生通过公开考试成为公务员,他在人力资本的投入上要远远高于其他一些企业职工,收入高一点,医疗待遇好一点也是应该的。
”
多数公众不这么认为,网友尖锐地指出:凭什么公仆一定要比主人福利好呢?现在加入医保本是进步,为啥不能与民同甘苦?而且这部分超国民待遇还要老百姓埋单?
其实,假如真正按照现行方案执行到位,其实中国医改已经取得了可喜进步,毕竟再不用担心“公费医疗”这个无底洞,政府的责任将仅限于缴纳参保人员工资总数的10%到医保统筹基金,如报销费用不够,原则上不再增加,由医保基金支付。
但麻烦的是,如果官员医疗超支,在现行权力运行体制下,肯定会想办法弥补亏空,结合现在政府预算账本公开的滞后、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混乱以及社会监督的乏力,特权医疗有可能会从过去的公开转为地下。
和所有涉及全民利益的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一样,要想真正惠及全民,而不沦为少数人变相盘剥多数人的游戏,就必须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完善社会监督。
改革攻坚战
公费医疗改革,可以看做是中国改革进程的一个缩影。
渐进性是中国改革的突出特征,空间上是先局部试点后全国推广,选择上是先易后难。
难易如何判定呢?从医疗改革这一社会领域改革来看,公务员群体的改革,显然被认为难于其他社会成员的改革,或者说,难易程度的判定,某种程度上与改革对象与权力的距离成正比对应关系。
公务人员以及社会事业领域的精英分子,离权力更近,社会影响力更大,掌握更多社会资源,因此涉及他们的改革,往往阻力更大。
北京此前100万公费医疗人员中,尚有约33万人的中央级公费医疗尚未启动改革,这已成为北京市公费医疗
广东深圳专业血液细胞分析仪产品设计公司菏泽牡丹旅游产品设计改革的最后一场“攻坚战”。
1月14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张大发对外表示,中央级公费医疗改革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计划明年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既谓“攻坚战”,说明推进这项改革阻力大、难度高。
这也符合近年来改革已陷入“路径依赖”的规律,即凡是最后改革的都是难度最大的,推进起来困难重重、进展缓慢。
不过,在这场
广东深圳专业听诊器产品设计公司电子医疗崛起名为“攻坚战”的改革中,似乎并没有太大困难。
按照北京市人社局官员的说法,将公费
广东深圳专业神灯治疗仪产品设计公司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影响分析医疗纳入医保,对于被改革者益处多多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电子产品工业产品设计深圳,这不仅体现在本人不需要先行垫付医疗费以及能扩大就诊医院范围,而且更重要的是,公费医疗纳入医保后,公务员还可以有补充保险,这样可以确保其看病保险补偿水平不下降。
这意味着,中央级公费医疗改革,是以“无损被改革者利益”为前提的。
既然“无损被改革者利益”,那就称不上什么“改革攻坚战”。
之所以公众一直在呼吁将公费医疗纳入医保,是因为公费医疗与医保在报销补偿水平上存在着不公平,它挤占了原本就有限的公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设备造型工业产品设计医疗器械招标,谨防“做秀”共财政资源,如此局面需通过改革加以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下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已很难再出现“无损被改革者利益”的现象。
这也符合大多数人对当下改革困境的判断,即改革初期那种“人人皆受益”的“帕累托改进”环境,早已“黄鹤一去不复返”,再进一步推进改革,必须对现有利益格局进行调整。
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所说,“30年前搞改革,主要是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现在搞改革则要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制约。
如果只是根据这个利益格局决定改革的取向,那么改革就不可能进行下去”。
张超根据美国《福布斯》、财经网综合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