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TIME
广东深圳专业全自动电脑恒温蜡疗仪产品设计公司智慧医疗: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智慧医疗: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2019/03/05
我国的疗卫生体系正从临床信息化走向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阶段,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满足了人民群众关注自身健康的需要,推动了医疗卫生信息化产业的发展。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过程数字化、医疗流程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能够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解决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

  
  国内外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政策环境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十分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2004年2月,美国FDA采取大量实际行动促进RFID的实施与推广,通过立法,加强RFID技术在药物在运输、销售、防伪、追踪体系的应用。
2004年,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主管机关总务省(MIC)提出2006~2010年间IT发展任务“u-Japan战略”。
该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高度有效应用,促进医疗系统的改革,解决高龄少子化社会的医疗福利等问题。
2006年,韩国确立了u-Korea战略,其中提到要建立无所不在的智能型社会,让民众在医疗领域可以随时随地享有智慧服务。
2008年底,IBM进一步提出了“智慧的医疗”概念,设想把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医疗领域中,实现医疗的信息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以及公共卫生预防等,并认为物联网技术在整广东深圳专业医用设备工业产品设计医疗技术与医疗器械市场行业发展趋势合的医疗平台、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都将有广泛的应用。
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发布了物联网战略,提出要让欧洲在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上领先全球,除了通过ICT研发计划投资4亿欧元,启动90多个研发项目提高网络智能化水平外,于2011年~2013年间每年新增2亿欧元进一步加强研发力度,同时拿出3亿欧元专款,支持物联网相关公私合作短期项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工业产品设计不同材料的艺术工业设计探究目建设,其中也包括医疗项目。

  我国政府也十分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2008年,国家出台了《卫生系统十一五IC卡应用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医疗行业与银行等相关部门、行业的联合,推进医疗领域的“一卡通”产品应用,扩大IC卡的医疗服务范围,建立RFID医疗卫生监督与追溯体系,推进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推进IC卡与RFID电子标签的应用试点与推广工作。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为了保证医改的成功,3年内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加大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力度,尤其是RFID技术的应用推广。
2009年5月23日,卫生部首次召开了卫生领域RFID应用大会,围绕医疗器械设备管理,药品、血液、卫生材料等领域的RFID应用展开了广泛的交流讨论。
在《卫生信息化发展纲要》中,IC卡和RFID技术被列入卫生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广东深圳专业多媒体互动式康复训练设备产品设计公司论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之中。
卫生部提出要加强IC卡和RFID技术在医疗保健、公共卫生、药品、血液、卫生材料、医疗器械的生产、配送、防伪、追溯等方面的应用,要进一步推进个人大容量智能卡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快制定IC卡医疗信息标准、格式标准、容量标准,积极推进IC卡的区域化应用,开展异地就医刷卡结算,实现医疗信息区域共享等。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国际电信联盟(ITU)把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视为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其中,RFID是物联网的构建基础和核心。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孙利民提出我国应该着重发展以下关键技术:包括物体标识、体系架构、通信和网络、安全和隐私、服务发现和搜索、软硬件、能量获取和存储、设备微型小型化、标准。
在医疗卫生领域,物联广东深圳专业医疗器械外形工业产品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网的主要应用技术在于物资管理可视化技术、医疗信息数字化技术、医疗过程数字化技术三个方面。

  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监控管理
  借助物资管理的可视化技术,可以实现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生产、配送、防伪、追溯,避免公共医疗安全问题,实现医疗器械与药品从科研、生产、流动到使用过程的全方位实时监控。

  传统的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资产管理和设备追踪的应用中,人们希望通过立法加强该技术在药品追踪与设备追踪方面的应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全球假药比例已经超过10%,销售额超过320亿元,中国药学会有关数据显示,我们每年至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器械外壳工业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中交互设计的应用研究少有20万人死于用错药与用药不当,有11%~26%的不合格用药人数,以及10%左右的用药失误病例。
因此,RFID技术在对药品与设备进行跟踪监测、整顿规范医药用品市场中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全球保健和医药应用市场”的报告,2011年的RFID在保健和医药应用市场中的收入将增长到23.1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9.9%。
其中,药品追踪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接近32.8%,医疗设备追踪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会达到28.9%。

  具体来说,物联网技术在物资管理领域的应用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医疗设备与药品防伪。
RFID标签依附在产品上的身份标识具有唯一性,难以复制,可以起到查询信息和防伪打假的作用,将是假冒伪劣产品一个非常重要的查处措施。
例如,把药品信息传送到公共数据库中,患者或医院可以将标签的内容和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核对,方便地识别假冒药品。

  ――全程实时监控。
药品从科研、生产、流通到使用整个过程中,RFID标签都可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特别是出厂的时候,在产品自行自动包装时,安装在生产线的读取器可以自动识别每个药品的信息,传输到数据库,流通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记录中间信息,实施全线监控。
通过药品运送及储存环境条件监控,可达成运送及环境条件监控,确保药品品质。
当出现问题时,也可以根据药品名称、品种、产地、批次及生产、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信息,实施全程追溯。

  ――医疗垃圾信息管理。
通过实现不同医院、运输公司的合作,借助RFID技术建立一个可追踪的医疗垃圾追踪系统,实现对医疗垃圾运送到处理厂的全程跟踪,避免医疗垃圾的非法处理。
目前,日本已经展开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数字化医院
  物联网在医疗信息管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医院对医疗信息管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身份识别、样品识别、病案识别。
其中,身份识别主要包括病人的身份识别、医生的身份识别,样品识别包括药品识别、医疗器械识别、化验品识别等,病案识别包括病况识别、体征识别等。
具体应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病患信息管理。
病人的家族病史、既往病史、各种检查、治疗记录、药物过敏等电子健康档案,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医生和护士可以做到对病患生命体征、治疗化疗广东深圳专业医疗器械产品外观工业产品设计深圳招商新路径等实时监测信息,杜绝用错药、打错针等现象,自动提醒护士进行发药、巡查等工作。

  ――医疗急救管理。
在伤员较多、无法取得家属联系、危重病患等特殊情况下,借助RFID技术的可靠、高效的信息储存和检验方法,快速实现病人身份确认,确定其姓名、年龄、血型、紧急联系电话、既往病史、家属等有关详细资料,完成入院登记手续,为急救病患争取了治疗的宝贵时间。
目前该技术在美国Wellford hall治疗中心已经得到应用。

  ――药品存储。
将RFID技术应用在药品的存储、使用、检核流程中,简化人工与纸本记录处理,防止缺货及方便药品召回,避免类似的药品名称、剂量与剂型之间发生混淆,强化药品管理,确保药品供给及时、准备。

  ――血液信息管理。
将RFID技术应用到血液管理中,能够有效避免条形码容量小的弊端,可以实现非接触式识别,减少血液污染,实现多目标识别,提高数据采集效率。

  ――药品制剂防误。
通过在取药、配药过程中加入防误机制,在处方开立、调剂、护理给药、病人用药、药效追踪、药品库存管理、药品供货商进货、保存期限及保存环境条件等环节实现对药品制剂的信息化管理,确认病患使用制剂之种类、记录病人使用流向及保存批号等,避免用药疏失,病患用药安全。

  ――医疗器械与药品追溯。
通过准确记录物品和患者身份,包括产品使用环节的基本信息、不良事件所涉及的特定产品信息、可能发生同样质量问题产品的地区、问题产品所涉及的患者、尚未使用的问题产品位置等信息,追溯到不良产品及相关病患,控制所有未投入使用的医疗器械与药品,为事故处理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于2007年首先试验建立了植入性医疗器械与患者直接关联的追溯系统,系统使用GSI标准标识医疗器械,并在上海地区的医院广泛应用。

  ――信息共享互联。
通过医疗信息和记录的共享互联,整合并形成一个发达的综合医疗网络。
一方面经过授权的医生可以翻查病人的病历、患史、治疗措施和保险明细,患者也可以自主选择或更换医生、医院;另一方面支持乡镇、社区医院在信息上与中心广东深圳专业医疗仪器器材工业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探微医院实现无缝对接,能攻实时地获取专家建议、安排转诊和接受培训等。

  ――新生儿防盗系统。
将大型综合医院的妇产科或妇儿医院的母婴识别管理、婴儿防盗管理、通道权限相结合,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为婴儿采用一种切实可靠防止抱错的保护。

  ――报警系统。
通过对医院医疗器械与病人的实时监控与跟踪,帮助病人发出紧急求救信号,防止病人私自出走,防止贵重器件毁损或被盗,保护温度敏感药品和实验室样本。

  (三)远程医疗监护
  远程医疗监护,主要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以患者为中心,基于危急重病患的远程会诊和持续监护服务体系。
远程医疗监护技术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减少患者进医院和诊所的次数。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2005年的报告,大约50%的美国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他们的治疗费用占全美2万亿医疗支出的3/4以上。
除了高额的高科技治疗和手术费用外,医生的例行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其他监护服务支出大约有几十亿美元。
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进步,高精尖传感器已经能够实现在患者的体域网(body-area)范围内实现有效同信,远程医疗监护的重点也逐步从改善生活方式转变为及时提供救命信息、交流医疗方案。
目前有关技术主要包括:专为生物医学信号分析而设计的超低功率DSP、低采样速率/高分辨率的ADC、低功耗/超宽带射频、MEMS能量收集器。

  ――远程医疗。
将农村、社区居民的有关健康信息通过无线和视频方式传送到后方,建立个人医疗档案,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允许医生进行虚拟会诊,为基层医院提供大医院大专家的智力支持,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构建临床案例的远程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等,提升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

  ――移动医疗。
通过监测体温、心跳等一些生命体征,为每个客户建立一个包括该人体重、胆固醇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等信息的身体状况,实时分析人体健康状况,并将生理指标数据反馈到社区、护理人或相关医疗单位,及时为客户提供饮食调整、医疗保健方面的建议,也可以为医院、研究院提供科研数据。

  总之,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前景和范围非常广阔,也将进一步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但是应用成本较高、技术标准不统一、隐私权保护难度大、服务企业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仍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才能进一步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大发展,才能迎来惠及全社会的“智慧医疗”。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微信
粤ICP备160012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