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TIME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设备外形工业产品设计浅谈高校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新思路
-浅谈高校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新思路
2019/02/16
【摘 要】产品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类高校专业课程。
要求学生能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掌握产品设计的系统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运用到产品设计实践中去,开发出符合消费者需要、企业生产需求的实体产品。
这个教学过程是高校产品设计教育的一个必然过程和手段。
通过对产品设计教学实践课程的研究,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优秀的综合性专门设计人才。

  【关键词】高校;课程;教学;学研产;设计实践
  一、产品设计课程的特点
  产品设计课是艺术类高校大学三、四年级的主修课程。
本教学环节分六个不同的教学单元进行。
即:产品设计1-6。
时间安排: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指导学时134;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指导学时134;第四学年第一学期,指导学时146。
合计学时414学时。
合计28学分。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是对本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实际运用。
在产品设计课程上综合前期所有知识的一个贯穿运用。
难点在于学生通过对不同项目的设计实践,掌握并能独立运用系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结合实际生产设计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实体产品。
通过不同产品设计专题的教学,了解和掌握各专题教学的特性,更好地与社会、市场相结合。
学生通过完成大量的实际大中小性项目从而逐步掌握课程的知识,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自学和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课程,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了解实际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从而能够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就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本门课程不仅仅是一门校内课堂上的设计课程,更是一门具有操作性的实践课程。

  产品设计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课程的设置性质。
必需确实结合比赛、实题、项目、研究共同参与进行课程的设置。

  二、产品设计教学实践课程的组织和开展
  产品设计教学实践课程的组织模式,是社会需求、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
高校教育与现实市场的结合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学研产作为高校与社会发展互动中最重要的形式及桥梁,在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领域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研产是指教师教学、教学研究、企业生产、学生学习、学生钻研、成果产出六大方面的相互结合与融合的教学培养模式。
注重理论讲授与实际项目辅导相结合的过程,以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教学的课程。
通过该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将本学科中的基础知识与产品设计的具体实施运作结合起来,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专业设计能力和设计操作能力。

  学研产教学模式在产品设计课程的具体运用以教学环节的实用设计为主。
鼓励教师将企业设计项目同教学结合起来,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设计比赛。
产品设计课程安排分布如下:产品设计1进行产品改良设计和模型制作教学;产品设计2-6进行产品专题设计教学,不同的产品类别选取中,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轮流选择相关项目进行。
产品设计教学应该尽可能与企业设计项目结合起来,使学生所学同企业生产、技术、工艺相联系,通过实际的设计运作提高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和综合能力。
同时产品设计1-4可根据任课教师及课程选题来安排作业形式的提交组合,而产品设计5、6则要求学生作业必须有手绘效果图、电脑效果图、正规模型、展板和文案全套。
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
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完成文案、模型、展示版面的制作。
课程结束时,打破以单一的任课教师为主体的考核方式,改变单一的同行评议方式,积极引入外部系统的评价,特别是邀请企业界的有关人员参与。
教研室组织其他教师、企业人员三方参与评分的方式,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

  三、产品设计教学实践课程的实践形式
  产品设计教学实践课程以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需要特定的实践形式。
总的来说,可以分成3种实践形式。

  3、1企业到学校
  实体企业介入到学校教学中来。
针对一些具体的项目和实践课题,与学校建立短期的合作关系。
以1个月左右的期限比较合适开展企业实体实践项目。
企业里有经验的设计师、技术师、结构工程师、市场推广师等生产第一线的具有实践经验的员工以实践导师的身份参入到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指导在校学生的设计实践环节,针对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实际设计运用起到具体实施的作用。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针对具体的实体实践项目时,企业接纳学生到企业内部参观学习交流,以实际生产第一线的具体过程来指导学生的后期作业。
学生在企业里接触到真实的生产线,了解产品的实体过程,为前期设计提供具体的指导。
企业的资深员工还可以被院校聘请为校外教师,对相应相关的教学设计课程进行评分,打破了单一的评分模式,也为学生的综合评分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基础。

  3、2学校到企业
  院校主动与企业建立研究合作模式。
为企业提供未来发展性研究和品牌整合指导。
学校应主动走到企业中去,以研究的态度,严谨的对待企业的发展项目。
适合针对企业做长远的品牌规划,进行长期的跟踪性研究。
正好弥补企业专业研究性人才的缺陷。
学校也可作为企业后盾,为企业提供研究性方案培养。
院校的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到企业中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的理论知识深化,帮助企业培养自身的专业人才。
对于发展趋势和系统理论的交流讲座也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企业在院校的带动下,始终保持又宽又广的的行业发展层面。
院校介入企业里还可以相互了解,把企业需要的人才引进到学校,把学校需要的课程更加的与市场接轨。

  3、3企业学校的联合研究形式
  学校企业的联合模式可以以双方共同主办比赛、论坛、设计交流活动、设计沙龙的形式进行。
以相互的专业所长进行各自的相互性弥补。
联合模式的发展建立于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背景。
不同知识背景的交流和碰撞产生火花,产生通融性,对企业和学校都是利好的。
联合研究形式主要以定期的学术交流、报告会、汇报会为主要方式。
结合不同时期的项目要求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
同时一起设置专业性强的比赛也是一种提高教学设计实践效率的方法,并且能为企业赢得一个带有引导性的设计指导。
企业院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也是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课后以专业小组的形式存在。
对课程既是一种帮助也是一种深入。
提升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解决高等学校与经济社会脱节的现象,把推动地方和国家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充分体现学校类型和层次,积极推进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有效的联系渠道,培育彰显学校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与发展机制,重点打造“学研产”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平台,使高校成为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密不可分的源头和人才支撑体系,引导和推动自主创新发展。

  四、结论
  实践证明,学校研究产业相结合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实施模式。
在高校进行产品设计教学实践课程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积极探索高校教学实践之路,整合高校的课程设置,为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实际贡献,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明旨.产品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2]谢质彬.产品设计原理[M].天津: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微信
粤ICP备160012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