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TIME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产品器材外观工业产品设计深圳寻找创新动力
-深圳寻找创新动力
2019/02/17
刚刚过完25岁生日的深圳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后,自主创新提升为国家战略,全国各大媒体将诠释自主创新战略的样本不约而同地选择在深圳。
  早在今年5月19日,中共深圳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就作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选择,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成为深圳的新定位。
这和后来中央提出的自主创新战略可谓不谋而合,有观察家据此推断,深圳的经验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政策。

  熟悉深圳的人知道,深圳是一个科技资源极其匮乏的城市,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它却成为自主创新企业数量最多、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最高的高科技城市。
人们不禁要问,深圳是如何走上自主创新之路的?深圳的路径选择对其他城市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深圳经验:高新技术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高新技术基础上的创新,这是深圳市自主创新的一个显著特征,之所以选择这条路,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

  上世纪80年代,深圳工业主要以“三来一补”加工为主,与其近邻香港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格局,很少有企业专门从事科研。
但到了90年代初期,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全国各地招商引资的热潮兴起,苏州等后起的城市发展迅猛。
土地、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原有的产业结构难以为继。
为此,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力度、大规模地调整深圳的产业结构,把产业发展方向的着力点放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

  “为了这个决策,当时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冒了一定的风险,产业消长平衡甚至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但是恰恰是这个决策使得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得以发展,特别是自主创新,以高新技术产业调整我们的经济结构,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后来在一次会议上说道。

  2004年,深圳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266亿元,在总体规模上排在全国第一,这已超过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中,有一半以上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这一比例在全国也是遥遥领先的。
同时,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和高增加值行业得到发展,这也让深圳的经济增长方式悄然发生变化。

  然而,不缺少创新意识的深圳却缺少独立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副局长周路明认为,这本来是深圳的劣势,但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它可能正好让深圳避开了自主创新的理论误区。
过去我们在科技工作上一个最大的误区在于,将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当成自主创新的主战场,使得技术创新和企业的研发工作在国家战略层面被边缘化。

  但是跨越了这个特殊的时期,这个劣势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企业发展来说是“致命性的”,它直接关系到发展后劲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1999年,在深圳高新区内成立了虚拟大学园,这里云集了北大、清华、复旦等全国40多所高校,通过这个虚拟的大学园,可以把高校的科研成果及时孵化。

  冯冠平,深圳清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1996年,由他创办了深圳清华研究院,这是深圳少有的科研院所。
6年间,深圳清华研究院孵化出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据了解,该院平均每年15个项目产业化,技术价值超过10亿元,孵化企业达310家,总产值110亿元。

  冯冠平把这些变化归功于研究院运行的“四不像”理论。
所谓“四不像”指的是,研究院既是大学,也不完全是大学,因为文化不同;既是研究机构,也不完全是科研院所,因为内容不同;既是企业,也不完全是企业,因为目标不同;既是事业单位,也不完全是事业单位,因为机制不同。

  
  企业抉择:“4个90%”的结果
  
  目前,深圳已经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本土高新技术企业群落,那么深圳是如何做到呢?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担负着改革与创新的政治使命,创新的氛围在深圳已经形成,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家(而不是政府官员或技术专家)掌控着自主创新的话语权。

  生产PMP的泰嘉乐公司的投资老板以前是做DVD的,每生产一台就得拱手向外国人交8美元专利费,吃尽了“受制于人”的苦头。
后来他下决心开发属于自己的新产品,最终“反客为主”。

  在深圳,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通讯领域的华为、中兴,软件领域的金蝶、金证,生物工程领域的科兴、海王,等等。
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一个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在深圳形成,一个依靠自主创新发展起来的企业群在深圳形成。

  据了解,2004年,深圳从事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骨干企业已达1700多家。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超过70%是本土创新企业。
用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的话说就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已“渐成气候”。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特有“4个90%”,即全市90%以上研究开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研究开发经费来自于企业,90%的专利是由企业申请。

  据报道,华为公司拥有2万多员工,从事研发的达到一半,而生产人员不足10%。
公司年销售额300多亿元,其中用作研发投入的占到10%。

  深圳企业有着很强的专利意识,2004年,仅华为公司一家就申请专利2300件,蝉联全国“专利王”。
国内第一个保护技术秘密的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就诞生在深圳。

  
  政府归位:当好“场地维护员”
  
  在深圳自主创新道路上,政府的“作为”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三个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就是很好的说明。

  上世纪80年代末到1995年,是深圳走自主创新之路的酝酿萌芽期。
深圳市委、市政府在1995年发布的《关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成为标志,提出了科教兴市战略,重点解决了“该不该发展高新技术”的问题,作出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决策。

  1995年到2000年是快速成长期,以1998年2月深圳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即“22条”)为标志,重点解决的是在资源与条件先天不足的背景下,如何启动与整合优惠政策杠杆。

  2000年到2005年是壮大扩张期,以2004年2月出台的《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简称“1号文件”),重点解决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问题。
在这个时期出台的政策法规,则以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为主,着眼于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保持高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伸出“有形之手”,资助企业从事自主创新,鼓励创新人才来深圳创业,并对深圳较为弱势的产业领域提供优惠和资助。
比如深圳市设立了软件企业孵化器,对于进入孵化器的新创软件企业,政府在科技专项经费中安排资金资助;政府在土地、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为高新技术企业大开绿灯;出台政策保护知识产权,等等。

  在治理环境、完善法律体系方面可以说是强势出手,而在具体的管理中又适时“无为而治”。

  李锂是海普瑞药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1999年底他把企业从西部某市迁至深圳。
李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去自己要应付政府大大小小的部门,“来了深圳大不一样。
规章制度非常明晰,按部就班做就可以。
我每天都能保证有7小时呆在实验室。

  见证深圳产业发展的冯冠平副院长对此也是深有同感,冯院长感慨道:“深圳是一个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地方,深圳市领导管束得比较松,钱给了后也很少过问,有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深圳的实践让我们看到,走自主创新之路,政府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不能越位,不能缺位,更不能错位。
“政府不是‘运动员’,也不是‘裁判员’,而是‘场地维护员’。
”深圳市副市长刘应力如是说。

微信
粤ICP备160012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