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使表达更加合理化,更加有利于产品本身所传递的信息表达。
本论文对医疗器械的设计,详细阐述了在医疗器械设计中怎样运用合理的设计思维来表达产品本身本富的内涵。
以便于产品和使用者之间的交流。
对现代条件下的产品设计作出了一次有益的探讨,试图从中寻找到一些设计在医疗器械设计的具体实践过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医疗器械设计 信息传递 交流
引言
广义的来说设计就是人类的思维对事物的构思和计划,并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之视觉化的整个过程和结果。
在当今时代,设计不再是那种毫无意义,毫无计划的改造了,也不是那种没有要素限制的设计。
设计的基本要素是功能性、技术性、美学性、经济性。
除此之外,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被人们认知并日益重视起来的系统和环境要素。
设计要从功能上考虑怎样解决生产生活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还要解决人们使用上的问题,也即怎样才能更加方便快捷地从产品本身获得信息,以便使用者在自己的熟识记忆当中快速提取使用信息?这个过程涉及到心理“色彩”“造型”界面设计等设计元素的多方面。
因此,就存在设计产品和使用者之间交流的问题。
人们在选择产品使用的时候除了基本的功能满足之外,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满足自己心理需要,这种需求可能是审美方面,也可能是心理方面等其他方面的要求。
1、信息互动的基本含义
信息互动,顾名思义,是一个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是产品设计中信息的传递以及使用者对所传递信息'整理'反馈的过程。
这个交流的过程能否顺畅保持一致是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产品外壳工业产品设计医疗信息系统安全性设计当今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的重要衡量标准。
每件产品都有它的消费市场,既是与其对应的消费人群,或者其设计工程的对应客户,针对消费人群的爱好、需求和消费能力的心理做出合理的设计。
这样才能够满足消费心理的需求,从而获得市场。
消费者除了那些基本的技术性的要求和创新性的要求还有心理'情感'等需求。
在医疗器械产品的设计中除了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整个使用过程当中产品本身传达的信息以及受众对所传达信息的理解和感受也是设计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系统和环境要素造成的心理感受应该更值得人们重视。
2、设计以人为本
毫无疑问,设计是为人的设计。
即满足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设计的主体是人,设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也是人,因此人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
这种尺度既包括生理尺度,又包括心理尺度。
而心理尺度的满足是通过设计人性化得以实现的。
因为离开了对人心理要求的反映和满足,设计便偏离了正轨。
李砚祖先生认为:“什么是好的设计?处于技术水平、市场需要、美学趣味等等条件不断变化的今天,很难有永恒评判的标准。
但有一点则是不变的,那就是设计中对人的全力关注,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
李先生的观点正反映在了设计界对人性化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逐渐提高、深化和上升,人类认识将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规律。
而人类的设计也必将随着自身认识的提高走向更的境界,即人类社会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化、艺术化的造物方式和生活主式,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由追求物质需要为主到两者兼顾并以追求精神享受为主。
由设计的“必然王国”通向设计的“自由王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设计师及消费者的共同梦想。
设计的层次越高,其精神性的因素就越多、越圆满,物质性和精神性、理性化和人性化的结合就越完美、越融洽。
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的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即是人的认识、思想和情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人类设计是人类情感、文化精神及伦理道德的观照。
可以预言,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电子产品工业产品设计深圳设计人性化将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缩,设计师的工作即是:使人们物的挤压和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人的生存环境和物品更适合人性,使人们的心理更加健康发展,使人类感情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美,真正达到人物和谐,“物我相忘”的境界。
为病人设计时,实际上考虑的主要包括舒适、顺畅的动作等。
病人被送入一台大型机器就能让人难受的人了,何况还要伴随着机器的抽搐、噪声和不舒适。
由于病人的动作也需要考虑在内,所以机器设备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器材工业产品设计深圳上不应有任何可难缠住或勾住的东西,这很重要。
另外,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泄漏也应该是考虑的重点。
3、人机工程是设计信息互动的表现
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包含人
广东深圳专业威力方舟输液泵产品设计公司工业设计机工程的产品,只要是“人”所使用的产品,都应在人机工程上加以考虑,产品的造型与人机工程无疑是结合在一起折。
我们可以将它们描述为:以心理为圆心,生理为半径,用以建立人与物(产品)之间和谐关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产品外壳工业产品设计医疗信息系统安全性设计能,综合平衡地使用人的机能,保护人体健康,从而提高生产率。
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
若将产品类别区分为专业用品和一般用品的话,专业用品在人机工程上则会有更多的考虑,它比较偏重于生理学的层面;而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电子产品工业产品设计深圳一般性产品则必须兼顾心理层面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符合美学及潮流的设计,也就是应以产品人性化的需求为主。
人机工程学是为了解决“人--机--环境”只见关系的科学技术,所以其所包含的内容也就是人性化的技术手段。
人机工程学的显著特点是,在认真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本身特性的基础上,不单纯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而是将使用“物”的人和所设计的“物”以及人与“物”所共处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
在人机工程学中将这个系统称为“人--机--环境”系统。
这个系统中,人、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着系统总体的性能。
本学科的人机系统设计理论,就是科学地利用三个要素间的有机联系来寻求系统的最佳参数。
一项好的产品设计是可以涵盖形态和人机因素的,产品的外形一样也可以有机会做人机工程的发挥。
除了一般的大众消费品之我,专为特殊族群所设计的产品在人机工程学上也有更多的考虑。
例如残疾人用的瓷器套具,此套设计是专为残疾人做的餐具,又不让人直接看出它们是专为残疾人做的。
故而,设计师在充分考虑了人机工程学的基础上,特别处理手把的凹凸,使患者拿在手里有一种心态上的平衡感,既能看到,又能摸到,但又不那么显明。
再以医疗设备来说,病床、医疗椅等产品,在设计上不只是考虑操作要符合人机工程学,在材料上也应力求人性化,增加产品的亲和力,以提高产品的“EQ”。
4、使用过程的心理反应
设计师在设计医疗系统时必须牢记顾客更多的心理和情感的反应也非常重要。
我们试图设计可以激发人们某些特殊反应的产品。
例如期,我们希望听到医院的管理者说:“这是我们多年来采购的最佳设备。
”换
广东深圳专业华大基因产品设计公司工业设计句话说,性价比很高。
我们希望听到说这个产品易于安装、维护和清洁(因此价格便宜),经过长年使用外观一直很好看。
我们想从医疗团队身上得到这样的反应:“我几乎没注意到它在那儿。
”换句话说,这是以一种安静而稳重的方式提供有效的服务,可以让医疗团队不受身旁科学仪器的干拢,把注意力集中在病人身上。
我们还试图让产品具有直觉的的操作方式,医生和护士都觉得操作自然,就是说设备几乎就是团队的一部分,与医护从中央到地方和揩工作,而不是各自为政。
我们希望医疗团队对设备的运行速度感到惊奇。
减少干拢,不仅有益于病人,而且也有利于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培训。
我们也期望有这样的反应:“我们可以一整天都是用它。
”这表明医疗设备的操作明确、感受良好、使用者不易疲劳。
我们也把空间占据和美学考虑其中,让医护人员觉得他们的工作环境舒适愉快。
我们希望从病人那里听到:“我得到了安全的照料,在这里一切都好。
”换句话说,我希望他们在紧张恐惧的状况下,也能感到安心和放心。
我们也希望病人像工作人员一样对医疗设备工作的速度和舒适程度感到惊讶。
5、我国医疗产品今后的设计方向
信息时代的医疗产品设计同过去相比,显著的不同点是加入了科学技术手段。
数字化、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生产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提供物质可能性。
医疗产品设计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以“理性主义”思潮主义“思潮为主流,遵循”形式追随功能“的经典工业设计原则,以追随单一的使用功能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完全按照功能模块的区分,当时尽管它起到了许多积极的作用,但其”技术至上的倾向导致了产品与人的情感、与环境的疏远。
这种并不考虑“人”的心理需求,直接以一一对应的形式来设计产品的结构和形态,加上加工技术的局限,这种传统对应关系下的产品就是表现出为人们最常邮的、毫无修饰的四方块,没有人从消费者“人性化”的角度去诠释医疗产品,这种高估计“物”的技术作用,而忽视“物”的人文价值的作法,是不能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
与此同时,将产品的“设计”行为视为或从事为“装饰”行为,却仍是我国企业中设计实践的主流。
这种认识和行为上的肤浅化,歪曲化,正使相当多的企为遭受严重的短期损失(如产品积压)和长远损失(如失去市场)。
因此企业投入市场的也许是高性能的商品,但绝不是高质量、受欢迎的用品。
很多理由让我相信,医疗世界的不是一部红色扫描仪或一部绿色扫描仪的X光机器。
不管传统的色彩传统以什么为基础,这就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限制条件。
中国未来的产品设计必须以创意与革新为首要条件,唯有真正好用且务实的商品才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让消费者感到贴心且实惠的产品方是企业制胜的绝佳利器。
符合人机工程,注重信息互动,也是最前沿的潮流与趋势,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的结合,使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
参考文献:
[1]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3]严扬,人机工程学设计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丁玉兰,人机工程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5]严扬,人机工程学设计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何晓佑、谢云峰,人性化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