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作为浙江省第一届工业设计竞赛的参与工作人员,几个月来经历了从预赛到决赛的整个过程,亲身体察了参赛的作品,无论是这些作品传达的积极的信息,还是折射出的不足与缺憾,都令人深思,这对于促进各高校对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重新定位和再认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赛事概述
2010年1月3日,浙江省第一届工业设计大赛在浙江理工大学落下帷幕。
经过近四个月的初赛、复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23名和三等奖38名,8所高等院校获得优秀组织奖,10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本次竞赛是浙江省高校工业设计教育的一次盛宴。
从PPT、
广东深圳专业全身伽马刀产品设计公司试论医疗器械中的人机工程学FLASH、视频呈现到模型实体展示,可谓林林总总、纷繁丰富。
它展示了近年来浙江工业设计教育的成果,是对浙江工业设计教育的一次巡礼。
当然,这次竞赛既显示了近年来浙江高校工业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产品设备工业产品设计个性化医疗设计教育的成就,也暴露了其中的不足。
正如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工业设计竞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许喜华教授在颁奖典礼上的精彩点评:以技术手段解决创意的实现问题是本次大赛凸显的亮点,基本实现了院校设计教育从方案走向样机、从创意走向实用性方向,是工业设计高等教育的新突破。
它指明了浙江省乃至我国各高校工业设计教育的方向性问题。
不足的是本次竞赛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设计还停留在概念性问题上,实际可操作性、群体定向性意义不大,指明问题还有些虚。
当然,由于实用性不够、关注问题的视野偏窄等,也显示了设计教育中师生的社会体验不够,过多关注的是小我、自己,对大社会、大人类的文化高度关注不够……许喜华教授还指出了浙江省工业设计发展的未来趋向:今后的工业设计教育应该更多关注社会整体发展和对不同群体的设计关怀,体现普遍意义的社会伦理与道德价值体系等,引导学生更多地通过产品体现生命的价值与对人性的关怀。
二、由赛事引发的对浙江工业设计教育的体察
广东深圳专业医疗器材仪器工业产品设计打造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亮点 浙江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是浙江省十二大类学科竞赛之一,是浙江省工业设计教育界唯一由省教育厅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一起主办的比赛,因此,竞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公信度,能够比较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浙江省工业设计教育的整体发展概况。
它为浙江省各高校工业设计教育教学研究和学科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对于促进各高校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的重新定位和再认识提供了比较好的认知空间,所以,本次竞赛也是了解、研究浙江省工业设计教育的一个镜像。
浙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热土,经济发展活跃,制造业发达,具有发展工业设计教育的土壤。
从某种意义而言,浙江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
作为本次大赛的工作人员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产品开发工业产品设计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设计技术分析,在此次大赛中,笔者有不少收获和感悟,尤其是对目前浙江省各高校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状况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认识。
确实,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有意识地将设计与艺术、科技相结合,是本次大赛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这说明工业设计教育已经重视到科技,尤其是现代高新科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但是,我们也不无遗憾地体察到,工业设计这种本应集艺术、科技和设计于一体的专业,却由于专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本次大赛未能很好地糅合三者之间的关系,更毋论其有机结合的问题了。
浙江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制造业是本省工业发展的支柱,如何成功地实现从浙江制造到浙江创造的经济转型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创意为先导,促进传统制造业发展,以创意为核心的工业设计产业正成为制造业大省促进转型升级的一个抓手。
而大赛展现的对科技的生硬移植,对工业机械的被动接受,使得工业设计未能,当然也没有能力敞开胸怀拥抱现代发达的科技。
从整个大赛所展现的风格而言,很多时候与欧洲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轰轰烈烈上演的新艺术运动具有相当多的共性:不反对工业化,尽可能地、广泛地给公众提供一种充满现代感的优雅
广东深圳专业中频电仪产品设计公司基于Android系统的可穿戴报警设备设计。
①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②而目前浙江第一届工业设计大赛依托的社会环境与欧洲新艺术运动当时发生的背景又何其惊人相似:得到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政治和经济形势稳定,急需跻身世界民族之林,打入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需要一种新的、非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等。
在追求美学社会理想的过程中转变为接受机械化。
所不同的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竞争对手更庞大、更强硬,竞争更激烈,这无形中为中国的工业设计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相较当今世界工业设计强国,我们的工业设计及其教育可谓起点低、基础薄。
足下之行,须积跬步。
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已经行进在路上,希望我们的探索,如同新艺术运动一样,为中国的工业设计带来生机和活力。
我们更呼唤如同德意志制造同盟般的“中国制造同盟”,能够刺激工业设计稳健发展。
“通过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
”(德意志制造同盟宣言),使我们的工业劳动摆脱简单的制造、加工和对国外市场的被动依赖,让工业设计同时具有艺术、文化和经济的意义,以中华文化伟大的素养促进工业设计教育居于前沿地位,同时我们也应“把提高工业产品质量视为自己的最高目的,并把这种目的看作文化的工具”,③通过设计强调民族良心,④反哺民族文化,以推进经济和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这是所有工业设计人的理想。
如今,纵观我们的工业设计教育,我们的确缺乏“德意志制造同盟”这样一个能够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和行动风范,缺乏集团成员穆特休斯(Herman Muthesius,1861―1927年)那样游刃于政府与设计行业的人士来奔走效力;缺乏威尔德那样至广大而尽精微的成员自由挥舞设计的大旗,我们更难有贝伦斯(Peter Behrens,1868-1940年)这样伟大的设计家,尤其是设计教育家双手扶持千树茂,慈怀灌注万花稠: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年)、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Ludwg,1886-1969年)和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1887-1965年)等现代主义设计最重要的奠基人无不由其亲炙。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我们都在亦步亦趋地学习着包豪斯的三大构成教学基础课程(其实包豪斯并无三大构成这种说法),但我们应该把握好它的实质内核,而不是很多时候的生硬移植。
三、浙江任重道远的工业设计教育
在此,我们把工业设计及其教育比照于国外,不是为了盲从,而是希望理性地认识、分析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缺乏一个长期、系统的成长和积淀过程,对设计的理性态度和社会目的性认识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现代设计思想和技术结构。
我们的工业设计还有很漫长的路程要追赶,我们还需要不断摸索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1988年,《装饰》杂志第二期发表了署名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研究室(实则由童慧明)执笔的《中国的工业设计怎么办?》一文,文章慷慨陈词、情绪激昂地提到制约中国设计发展的问题,时至今日这些问题有些已经解决(比如对于工艺美术的认识问题、对优良设计的认识问题),但有些问题仍然存在并严重制约着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比如“我国的机械设备、仪器仪表以及其他较复杂的工业产品,一直是工程师独立设计的,他们只是致力解决‘物与物’的关系。
由于没有工业设计师的参与,而且绝大多数工程师未受过起码的解决‘人与物’关系问题的训练,故完成的设计尽管在内在结构和基本性能上可达到较高水平,甚至是世界水平的专利发明,但在一切与人使用有关的因素方面却缺乏设计或根本没有设计。
这样的产品,往往因不易使用或外观丑陋而使其商业推广价值受到影响,在出口贸易中受挫,被外商以低价购进后经外观改造再高价卖出,财富流入别人的钱袋。
”⑤时隔20余年,我们在观照此次工业设计竞赛作品后仍不难发现,我们的一些设计多少还局限于“花拳绣腿”,虽然目前工业设计教育的师生人数可谓庞大,但对于解决从“物与物”的关系到“人与物”关系问题的能力,仍然多受拘泥,或者说,我们所培养的工业设计师仍然很难随心所欲、得心应手地操纵工业设计,尤其缺乏设计的大胸怀、大眼光,缺乏实战训练。
笔者以为,短时间内,我们较难会有像美国雷蒙特・罗维那样的设计大师,他不仅能设计小到
广东深圳专业医疗电子产品开发工业产品设计妈妈在深圳打工男人的香烟盒、女人的口红,还能设计大到汽车、火车、宇宙空间站等。
结语
总之,通过以浙江省第一届工业设计竞赛为镜像,探视浙江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的前景,我们确实发现了很多硬伤,这对于矫治我们的工业设计教育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但我们毕竟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尤其值得欣慰的是,在解决从“物与物”的关系到“人与物”关系这一设计的核心问题上,我们已经跨越平面化,走向立体化、多维性,从方案到样机,从创意到实用性、市场性、环保性,都实现了工业设计高等教育的新突破,相信这一突破不仅会带动浙江工业设计教育的稳健发展,也将引发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整体性思考和对其目标的探索。
(注:本研究得到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909811―Y )
注释:
①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P86.
②④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仪器结构工业产品设计浅析煤矿电气设备设计2版.P66,P125.
③吕锋等.艺术设计史[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版.P79.
⑤注:由署名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研究室(实则由童慧明)发表的《中国的工业设计怎么办?》一文在《装饰》1988年第二期刊登;《装饰》2008纪念《装饰》创刊50周年增刊皆有刊发。
本处引文即源自2008纪念《装饰》创刊50周年增刊P66.
参考文献: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版.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贺秀梅)